2020年3月26日 星期四

讀書地點






有些人喜歡在家讀書的舒適,有些人喜歡圖書館的靜謐,也有些人,不在咖啡廳讀書就讀不下去。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邏輯,你現在讀書的地方,真的是最適合你的嗎?到底要怎麼選,又有哪些選擇?來,我們一起看看在咖啡廳、家裡、圖書館、K 書中心、學校五個地方讀書各自的好處與限制在哪裡吧!









咖啡廳


短評:氣氛好,但是管不住他人的嘴。


燈光美、氣氛佳,滿身咖啡香。在咖啡廳讀書能夠將枯燥的讀書環境搖身一變,在苦讀的困頓中微妙地取得同時也在享受生活的假象。讀累了,抬起頭來,聽著身邊的人輕鬆寫意聊是非,看著同在咖啡廳的戰友孜孜矻矻翻筆記,也是一種安慰。


但咖啡廳自由流動的環境同時是它的致命傷:人一多的時候,聲量便很難克制。當他人的聲音穿過耳機來攻擊,與數學公式、英文單字來一同向你的注意力爭寵,你很難不屈服。再來,一般咖啡廳的咖啡動輒百元以上,如果將咖啡廳當成固定讀書地點,那長期下來的花費也會非常可觀。


你會問,如果要去咖啡廳讀書,要去哪間咖啡廳呢?Cafe Nomad 裡面有搜集各地區的咖啡廳,從台北咖啡廳到高雄咖啡廳,甚至澎湖、金門都有紀錄,依照 Wifi 穩定度、提不提供插座等等面向評分,很適合篩選出自己理想的讀書地點。
【在咖啡廳讀書的優缺點】
優:


咖啡香


舒服的背景音樂


邊讀書邊享受咖啡廳特有的氛圍
劣:


尖峰時刻容易吵雜


常常去會是不小的花費
家/宿舍


短評:你,相信你有自制力嗎?


在家或是宿舍房間讀書,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省下了交通成本。儘管每天通勤的時間或許不高,但是所謂積少成多,假設小明每天到圖書館需要 20 分鐘,如果選擇在家讀書,那麼一個月之後他就會省下 2*20*30 = 1200 分鐘,相當於 20 個小時!


在家讀書的另一項好處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將自己的位置佈置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可以放像是咖啡廳一樣的音樂,可以在前方牆壁上貼進度條,隨時追蹤自己的進度,或是畫上各式圖表、佳句、備忘錄,桌椅也都能夠使用自己熟悉的,並且時間能夠自由安排,完全為自己客製化讀書環境。


但是,高度的自由也伴隨著高度的風險:冰箱觸手可及、溫暖的床就在旁邊,如果沒辦法克服這些誘惑,那麼省下來的通勤時間與舒適的讀書環境就沒有辦法發揮它的價值了。再來,自己讀書的另一個風險就是「沒有同伴」。承認吧,沒有人在旁邊的時候,很難克制想耍廢的衝動吧。而且,當你讀書遇到瓶頸了,也沒有人在旁邊與你隨時討論。
【在家讀書的優缺點】
優:


可以吃東西


不用搶位置


省下交通時間


自己佈置成最舒服的樣子
劣:


誘惑很多


有問題不能及時發問


沒有他人在場給與壓力
圖書館


短評:就是悶了點。


圖書館是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環境,沒有咖啡廳的自帶人聲與背景音樂,但也不到 K 書中心那樣封閉,是一個想要單純安靜讀書時的好選擇。與三五好友一同去的話,也能夠隨時彼此互相加油打氣。


但是要準備到圖書館讀書,需要特別注意空氣是否流通。雖然只要是室內環境都可能會有這個問題,但是圖書館通常空間較大,當空調無法接觸到某些角落,你就會被困在凝滯的空氣裡。再來,休息時逛逛書架雖然很好,但是若是看到很有趣的書(當你在苦讀時,任何跟課本內容無關的書都會瞬間變得很有趣),就要好好練習說不,以免讀到廢寢忘食,但是對象錯了。
【在圖書館讀書的優缺點】
優:


安靜、不被打擾的環境


開放式的桌子可以適時看見別人的認真,讓自己收心。
劣:


要注意選位,有些角落空氣比較不流通。


要克制看閒書的衝動。
K 書中心


短評:在這裡除了讀書就不知道能幹嘛了。


K 書中心存在的目的就讓你心無旁騖地讀書,所以 K 書中心的環境保證不會有像是咖啡廳旁人八卦那樣讓你分心的可能。這同時是優點也是缺點。在 K 書中心會有個「必須要讀書」的壓力,而當沒有給自己心理建設,安排喘息空間,很容易會因為壓力過大而造成反效果。
【在 K 書中心讀書的優缺點】
優:


環境配置讓你沒有懸念地讀書。
劣:


環境會給予壓力,過度的壓力可能適得其反。




學校


短評:鐘響而作,鐘響而息。


在學校讀書的好處是能夠與同學(如果他們都沒有跑去其他地方念書)一起並肩作戰,互相打氣,而且當遇到不會的問題,可能過條走廊就能夠走到老師的辦公室了,問題能夠很快得到解決。


但是在學校讀書,可能會有的干擾也比較多。鐘聲、廣播、學弟妹班級傳來的嬉鬧聲,這些都是在學校讀書需要有心理準備的。
【在學校讀書的優缺點】
優:


同學並肩作戰、互相監督。


不會的問題/觀念隨時求救。
劣:


要遵守學校安排的時間,比較不自由。


可能會常常被其他事情打斷。





雖然這些分析對不能概括到所有的面向,並且每家咖啡廳、每個圖書館、每個環境都一定會有自己獨特之處,必須要親身體驗才能夠知道實際上到底是不適合自己,但是若是你還不知道自己適合在哪裡讀書,或是想換個環境試試看,那麼希望這些建議會有幫助!

如何選好書

我發現最近腦袋有點空空的,有可能是讀書輸入的質量下降,也許是因為改用audible的原因,導致整體輸入沒有像是閱讀吸收的這麼直接。不過透過audible加實體書的學習方法還沒有測試完畢,真正的效果如何還要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這時我突然想起了一個俗語:『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乏味。』,雖然有點誇張,但是最近我腦海中思考的質量有點下滑卻是不爭的事實。

而這就讓我思考,是不是我讀的書出了什麼問題?對我來說要判斷一本書是不是好書最直觀的方法之一,就是我讀它的時候,它讓我驚豔了多少次、學到了多少東西。雖然這應該不是個最好的判別方式,因為若是有一本書,花了幾乎全部的篇幅在闡述、幫助你瞭解“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即使你只學到了“一個”概念,但那個概念的重要性,也足以讓這本書稱作好書了。

而我個人認為,所謂選書的用意就是:『當你為了滿足特定閱讀目的時(不論是檢索是或精讀),能挑到符合你目的,並解決你問題的書。而這樣的書,品質越高越好。』,但是我們總不能每次都靠直接閱讀的方式來判斷,一來這樣耗費大量時間,二來這樣浪費大量注意力。所以找到更好的選書的方法,自然就變得十分重要。
選書應該要有什麼原則?
為了找出答案,我花了點時間又研究了笑來老師如何挑書的原則,他羅列了以下11個要點『1.出版社 2.作者 3.版次 4.印次 5.印數 6.“編”與“著” 7.參考文獻(References) 8.索引(Index) 9.盡量不讀譯作 10.花點時間去讀書評 11.看看牛人在讀什麼』

這裡面的2、9、10、11我都可以輕鬆做到,而6其實在我來看差異不大,笑來老師主要應該是在說大陸的出版情況。我把剩下的1、4、5、6看作一體來討論,而7、8又另外討論。在1、4、5、6這幾點,由於我還沒有太多實踐跟體悟,所以在這邊我就先不多做分享,畢竟分享自己沒經驗或沒做過功課的東西也真的滿不禮貌的(對這個領域的人還有看的人都是),所以我想討論的是參考文獻和索引。
參考文獻和索引
關於參考文獻笑來老師是這麼說的:『為了習得知識而去讀書,多是技術文獻之類的“非虛構類書籍”(Non-Fiction)。如果書後沒有詳盡的“參考文獻”列表,那這本書不值得讀——更多的可能性是,那並非是作者用筆寫的,而是他用剪刀漿糊拼出來的東西。這一條格外重要,真的在乎它,就會知道中文書中,可選擇數量其實很少。另外,好書的“參考文獻”往往相當於一個地圖,你按圖索驥,就會找到更多好書、經典書。』,而索引則是:『好的參考文獻,或者說,合格的參考文獻,是要有詳盡的索引的。印刷版的書,沒有索引,就沒辦法檢索——那書的用處何止減半!當然,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更喜歡電子書的重要原因:可隨時全文搜索!

我個人的想法是,一本書有越多(科學)資料佐證,表示作者花了很多時間求證、並試圖用各種方式用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所以相較起來是比較可信的;而相較之下,一本書若是沒有太多參考資料,說穿了就是作者自己的人生經驗,至於正不正確、有沒有效,其實可能就是見仁見智。
沒有參考文獻和索引的書是?
看完了這個原則之後,我挑起了書堆中其中一本書,這本當初買來之前被讀者評論洗腦、作者介紹看起來也好棒棒,但是翻開來閱讀之後卻是一點都沒有學習到的感覺。雖然也只閱讀到一半,但是我對這本書確實是越來越失去耐心。而我翻開這本書,試圖找尋參考文獻和索引,但是卻遍尋不著,而這不就是笑來老師說的沒有參考文獻和索引的最佳實證嗎?

而我在翻開A mind of number這本書,背後滿滿都是參考文獻和索引,而作者的文字和內容,確實充滿了各式實用的智慧還有清晰的例證。雖然只是簡單地拿了兩本書來做比較,卻讓我不得不警惕參考文獻還有索引的重要,並且再次思考好好選書的急迫性。

但是,參考文獻和索引並不一定需要存在,他們至始至終只是幫助你判斷的指標。因為像是強者中的強者的自傳或是回憶史(Phik Knight和Charlie Munger等),就不太需要參考文獻和索引的支持,因為他們的名字就告訴你不需要質疑(誤)。其實上面提到那本也是類似的書,但是等級確實有差。
選書的重要性
其實事前選書的重要性,應該就像是我們在去陌生餐廳吃飯前,總是會花上不少的時間上網看評價、其他顧客的反饋,總之就是希望可以不要踩到雷,然後挑到一間價格實在、食物美味的餐廳;而讀書作為吸收知識的重要手段,它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挑選一間有品質的餐廳用餐。回想起來我在今年2月多寫了一篇如何挑書的文章,而一段時間過去了,看來我選書的功力並沒有進步太多,充其量只是選了些“人氣高”的書,並不是真的選了本“好”書。這種情況就像是很多產業的媒體寵兒,有魅力是他們的基本素質,但是不是真的有sense,就要好好甄別了。


而最終,我們會發現其實選書也是一種技能。而就像是所有的技能一樣,他們都是可惜得的,只要搭配足夠長的時間、還有正確的方式,都能夠漸漸地掌握這項能力。當我們習得一項技能之後,我們可以很驚訝的發現,這個技能會為我們開啟一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而我們的人生,也將因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註:其實選書的原理中的參考文獻還有索引這兩點,也可以同樣運用到寫作上。讀者一般期望可以看到豐富的實例還有清晰的例證,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去了解書中想要闡述的概念。因此我認為用這種方式寫作,應該有一定的加分效果,所以有寫作習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類似的作法。

讀書



閱讀是一個人依靠腦中的原有知識,主動獲取資訊,從文章中建構意義的過程。中國大陸學術界的定義是「閱讀指大腦接受外界,包括文字圖表公式等各種信息,並通過大腦進行吸收、加工以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意思的過程」。[1]:3現代,隨著電子設備技術的發展,圖像和影片的應用日益增加,雖然書籍也有電子書的新模式,但閱讀確實受到了前兩者的影響而有所減少。

一般情況,學術界將閱讀分作四步[1]:3:

接受信息(眼睛感知)
處理信息(視網膜神經興奮
大腦吸收(大腦思維中樞語言中樞
信息加工

嚴格定義,學術界將閱讀分作七個有機部分[1]:4:

識別:對字母符號圖表公式等認知。
接收:眼睛接收信息後通過神經傳送到大腦。
內部結合:將信息和可以聯繫的聯繫起來,屬於基本理解過程。
外部聯合:將以前的知識儲備與當前閱讀的信息結合,連接、分析、批判、鑑賞、選擇和擯棄。
保存:儲存信息。
交流:將吸收的信息投入到應用,語言溝通、寫作、演講等。
思維:大腦無時無刻都不在進行的功能。

人們普遍認為,閱讀是由識字開始,我們通過一個一個的字組成詞,再串聯詞語成句子,結合句子就可以理解文章或段落意思,然而認知心理學的圖式理論改變了我們對閱讀的認識。

圖式理論「Schema theory」由心理學家Bartlett於1932 年在格式塔心理學的基礎上首次提出,Bartlett認為記憶不是直接複製,而是建設性的將語篇中的信息大腦中已有的相關知識相結合成新的心理表徵。過去的經驗不是一個個事件的簡單累加,而是形成一個有組織的體系,圖式即是這一體系活躍的、不斷發展的結構框架。圖式是人們感知世界的內在結構(Widdowson,1983)。

這也就是說,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有的經驗積累和知識學習,都會在大腦中組成一個有序的網絡,而我們新接觸到的知識都要經過和既有網絡產生聯結,找到位置並且併入網絡,這些新知識才算是真正進入了我們的頭腦中。

閱讀方法一般分為:通讀、選讀(擇讀)、精讀(細讀)。閱讀按照閱讀時是否出聲又分為:朗讀、默讀。閱讀分為精讀略讀擇讀:「精讀」就是精確、反覆地閱讀,令文章在腦海中不停盤旋;「略讀」就是大概地閱讀,得到文章大概的內容;「擇讀」就是選擇性的閱讀,就像平日閱讀報紙時,選擇有趣的標題來看。閱讀能力是學習語言的一道重要環節,它包含認讀能力、理解能力、鑑賞能力、記憶能力等。課外閱讀是中小學生提高語文能力和知識水平的重要、被廣為提倡、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語文能力測驗中也常常有「閱讀理解」一項。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在《論求知》(Of Studies)中說:「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須粗知,只有少數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揣摩。所以,有的書只須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道其中梗概,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覆地讀;有的書可以只讀別人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限於粗糙的書。」[2]
通讀[編輯]

通讀就是把文章從頭到尾讀一遍,而且通常是從最前面開始順著讀下來。[1]:197通讀不拘泥於細節,碰到不懂的地方,略過去,繼續往前讀。[1]:197通讀並非漫不經心的消遣,在文章重要的地方和不懂之處劃線或做記號,同時也視情況做筆記。[1]:197
選讀[編輯]

選讀就是選擇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優秀章節進行閱讀,選讀法一般已經有人從旁指點告訴讀者該書或該文章哪些部分值得一讀。如《全唐詩》收錄唐詩4萬多首,一般人難以全部讀完,選讀的是《唐詩三百首》。
精讀[編輯]

精讀就是逐字不漏的把文章讀透,同時弄清楚文章的每一個部分,從而精確地把握知識的細節。精讀學術著作時更需要在書上記錄重點及作筆記。
朗讀[編輯]

朗讀就是清晰響亮的把文章念出來,里發音,耳朵聽聲,眼睛看字,大腦思維,這種方法的記憶效果顯著。[1]:252宋朝理學家朱熹主張朗讀,「凡讀書,需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3]
默讀[編輯]

默讀就是不出聲的閱讀,通過限制音量來提高閱讀速度。[1]:117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在《論求知》(Of Studies)中談到閱讀的益處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學與修辭學使人善辯。總之,知識在塑造人的性格。」

資本論》的作者卡爾·馬克思閱讀過1500種書,包含十幾個學科,寫了100多本讀書筆記。[1]:14俄國革命家列寧的《列寧全集》引用自己看過的書達到16000多種,他在研究「帝國主義」專題時,讀了148本書,49種期刊中的232篇文章,寫了60多萬字的札記。[1]:15毛澤東一生博覽群書,對馬列著作、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學涉獵廣闊,曾自敘讀過《紅樓夢》5遍以上,《資治通鑑》17遍。[5][6]法國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作品中的「霓虹燈潛水艇電視機直升飛機飛彈坦克」等都成為了現實,他一生的筆記本達到25000本,在寫《月球探險記》時,他就閱讀了500多種圖書資料。[1]:15
建構知識[編輯]



影響閱讀對於建構知識的因素包括:作者傳達信念、讀者的意義建構信念。對於識字的字彙量與讀者意義建構信念相比下較不重要,如果讀者的意義建構信念夠強,儘管字彙量不足,也仍然可以理解整體文本的意義,建構讀者的知識系統,獲得閱讀的益處。[7]